ESE
展会介绍
我国新型储能产业进入快车道:储能多元化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全国各省市加快储能项目的落地,加速布局储能建设。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到2050年,储能总体的装机由目前的接近于系统电力总装机的2%提升到10%-15%;储能市场需求还有巨大的空间。
为推动新一代储能技术发展,强化储能创新,攻克卡脖子技术,大力推广先进储能技术在新能源并网、辅助服务、用户侧储能、微电网、智慧能源、军民融合、新能源汽车、分布式能源等方向的跨领域应用,推动储能智能装备制造业稳定发展,本届大会以“会+展”的操作模式,全面展示储能产业技术、装备与应用,以产学研技术融合创新,实现储能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加快融合。
展览范围
展会优势
-
共享亚太国际智能装备博览会(一城三馆)6300家参展商(生产厂商)、38.5万平展览面积、44万人次参观观众的庞大商机。同期中日韩智能制造大会、中国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大会30余场精彩活动。
-
云集重量级海内外储能产业专家,详解全球化储能产业发展趋势;洞察新型储能产业安全与市场、商业模式等相关热点;高端资源交流对话平台,与行业精英面对面沟通;学习行业领先企业成功经验与理念,为大规模储能应用建立生态链。
-
大数据运营,重点邀请数十万高端采购力专业买家,尊享定制化配对服务。
-
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300家行业合作媒体全力推广报道,大会现场设置直播间和媒体区,实时新闻速递:行业要闻、政府访谈、专家视点、CEO焦点访谈、最新动态,参展商、采购商访谈,大会成交等360度全方位媒体联盟发布,向全球发声,提升品牌力度和参会价值。
一城三馆:多产业联动·一站式供需资源互通
打造亚太储能技术装备行业盛事和生态圈层
力邀专业买家,精准配对磋商
向全球发声,提升品牌力度和参会价值
拟邀展商
SCENE
SCENE
时事新闻
-
“油”转“气”会是行业趋势吗?-对话一汽解放,探路2024天然气重卡前景2024-01-182023年被视为我国经济的“复苏之年”,物流运输行业作为“拉动内需”的重要一环,在国家总体经济部署下稳重求进。
-
开启氢能时代!国内外重点政策盘点2023-05-05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在交通、工业、建筑、电力等多领域拥有丰富的落地场景,未来有望获得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新底色”系列2带您把握氢能产业发展态势。
-
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发展挑战及前景预测 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增长空间2023-04-28目前全球新增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大多数市场产能集中于中国,伴随着市场新建产能的逐步释放,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市场供需格局逐步趋于平稳,叠加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未来一段时间之内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将维持高水平运行。
-
国家能源局:按需建设储能 积极推进新型储能建设2023-04-26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国家能源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4月24日发布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开征求《关于加强新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
钠电池正极材料技术路线多样,我国布局企业快速增多2023-04-20目前,锂离子电池是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市场主流产品。从成本方面来看,钠资源储量丰富,而锂资源储量较少,采用钠盐成本远低于锂盐;钠电池负极集流体采用铝箔,锂电池负极采用铜箔,铝箔成本更低。从性能方面来看,钠离子电池倍率性能更优,充电速度更快;温度适用范围更广,低温条件下放电保持率更高;钠离子、铝箔稳定性更好,电池安全性更高。因此,钠离子电池受到关注。
-
多元化储运方式为氢能产业助跑2023-04-18“我国是产氢大国,拥有丰富的工业副产氢。此前,氢气作为工业燃料和还原剂在化工厂内部可实现即制即用,但随着氢能在交通领域的加速应用,需要把氢从制氢厂运到加氢站,储运环节成为氢能商业化应用亟待突破的瓶颈。同时,随着氢能在交通、工业、电力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探索多种储运路径也成为行业重要发展方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氢能研究所副所长李庆勋在日前召开的2023氢能供应链峰会上表示。
-
国家能源局:我国大规模储能等多项重大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2023-04-142023年4月12日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介绍“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深入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表示,能源是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领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们坚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坚持先立后破,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了积极成效,有力支撑了双碳工作积极稳妥推进。
-
钠离子电池:户用储能未来风口?2023-04-13《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3》显示,2022年全球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45.7GW,年增长率80%,市场需求巨大。
-
全球能源行业跑步进入“氢未来”2023-04-12挪威能源咨询公司Rystad预计,2023年全球清洁氢产能将增加27万吨,其中大部分来自绿氢项目,绿氢产能与2022年相比将增加5倍;世界各国将更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以保证氢能贸易平稳进行。目前,全球计划建设输氢管道约5.8万千米,在运输氢管道约5500千米,所有拟建的输氢管道需投资850亿美元。2023年,清洁氢的需求以工业、炼厂和化肥厂为首选方向,道路交通运输和移动出行也将成为清洁氢的应用领域。
-
德国团队开发出新型锂离子电池激光干燥方案2023-04-11近日,德国弗劳恩霍夫激光技术研究所(Fraunhofer ILT)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已开发出两种创新的基于激光的锂离子电池生产技术。据介绍,这两种制造技术不仅在生产中节省了能源,而且有可能制造出具有更高功率密度、更长使用寿命的电池。
-
发布储能热管理新品!美的新能源业务再落一子2023-04-10基于全球领先的热管理技术和一流的系统研发能力,经过长期的研发及技术储备,目前美的热管理产品已完成试产,并先后与多家企业签约,为零碳园区等工商业客户提供一体化储能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
重磅!我国首个飞轮+锂电复合储能项目投运,引领三大技术发展趋势!2023-04-07据悉,中国华电朔州热电飞轮储能复合调频项目是我国首个飞轮+锂电池复合储能火力发电联合调频项目,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总容量8MW,是一个由4台全球单体容量最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飞轮装置和10组锂电池组成的复合储能系统,与现有的2台火电机组配合,可为新型电网有效提供大容量、高频次的调频服务。
-
氢能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2023-04-062023年全球氢能发展继续加速,清洁氢能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抓手的定位更加明确。随着技术研发和产业资本的持续投入,未来十年将是全球氢能产业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期。
-
户用储能系统有什么用,有哪些特点和应用?2023-04-06户用储能系统指的是一种安装在家庭中,用于储存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设备。它可以将通过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等方式获得的电能存储起来,在需要时释放出来供家庭使用。
-
充换电设施网络建设加速 巧解新能源汽车补能难题2023-03-31完善补能体系建设,要因地制宜,通过优化充换电站配置,有效提升充电效率,这样才能改善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出行体验,促进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
锂离子电池材料有哪些?锂离子电池的组成材料介绍2023-03-31锂离子电池由以下部件组成:正极、负极、电解质、电解质盐、胶粘剂、隔膜、正极引线、负极引线、中心端子、绝缘材料、安全阀、正温度系数端子(PTC端子)、负极集流体、正极集流体、导电剂、电池壳。
-
新能源下一个风口:氢燃料电池汽车去年卖了3000多辆,今年能成黑马?2023-03-27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又一新型储能技术实现新突破!2023-03-24据中储国能官微消息,近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在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河北省张家口国际首套百兆瓦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压缩机通过具有CNAS资质的第三方测试,测试结果为最高排气压力达100.333bar,变工况范围为18%-118%,最高效率达87.5%,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储能BMS结构设计及未来发展方向!2023-03-23电化学储能系统主要由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 BMS)、能量管理系统(EMS)、储能逆变器(PCS)以及其他电气设备构成。
-
11项可再生能源节能提效技术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3-02-10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2年版)》。目录显示,钛酸锂、飞轮、压缩空气储能等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节能提效技术列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
-
山东大力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高质量发展2023-02-10省能源局印发《山东省新型储能工程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锚定“双碳”战略目标,围绕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充分发挥技术、市场、政策多轮驱动作用,着力构建“一带、两城、三区、N基地”发展格局
-
2023亚太国际储能技术装备展览会暨中国储能技术大会7月18-22日在青岛举办2023-02-10为推动新一代储能技术发展,强化储能创新,攻克卡脖子技术,大力推广先进储能技术在新能源并网、辅助服务、用户侧储能、微电网、智慧能源、军民融合、新能源汽车、分布式能源等方向的跨领域应用,推动储能智能装备制造业稳定发展,本届大会以“会+展”的操作模式,全面展示储能产业技术、装备与应用,以产学研技术融合创新,实现储能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加快融合。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