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正如创业者的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任何一座城市的蜕变和跃升背后,一定有不畏艰难的坚持不懈。
2018年6月12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后视察山东、视察青岛,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工业互联网正是山东和青岛推动经济发展全方位变革,实现区域能级跃迁的关键路径。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下的新型基础设施、创新应用模式和全新工业生态。但正如消费互联网带来的不仅是电商和网购,工业互联网颠覆并重塑传统工业只是第一步。工业互联网所涵盖的巨大产业生态以及强大的跨界延展属性,也将为城市构建更具竞争力的数字经济产业体系以及数字城市建设赋能。
三年来,青岛依托自身制造业产业基础和特色,抢抓工业互联网窗口期,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始终不遗余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铸就了面向数字化时代的先发优势。如今,一幅由工业互联网引领的青岛未来城市图景,正在加速绘就。
洞察先机,大胆先行
“面对市场‘红海’,企业间价格上的恶性竞争和库存压力愈演愈烈。在学习借鉴外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提出定制个性化服装的战略,向彼时业界公认的‘大工业生产和个性化生产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发起挑战。”张代理表示。虽然早在半年多前就卸任青岛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转而担任酷特C2M产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一职,但当再次提及最初那段工业互联网转型的“青葱岁月”,他仍然激情澎湃,而这份率先“从0到1”探索的勇气和坚持,也在多年后成就酷特智能成为“中国C2M服装智能定制第一股”。
红领蜕变为酷特智能的故事也正是青岛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缩影。
工业兴,则青岛兴。书写过“上青天”的辉煌、培育出享誉全球的五朵金花、“复兴号”等大国重器从这里驶出……没有人会否认制造业是青岛最浓厚的底色。青岛经济能级的每一次跃升背后,都少不了“青岛制造”积极主动谋划未来,努力探寻并把握产业新机会的身影。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到来时,同样也不例外。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和愈演愈烈的城市间竞争,青岛意识到只有找到一条能彻底变革青岛制造业,并以此带动形成全新产业生态的路径,青岛这座城市才能成功攀登至下一个新高度。此时,方兴未艾的工业互联网闯入了青岛视野。早在2015年,青岛就在当时的市经信委成立互联网工业推进处。彼时,对起源于美国GE的“Industrial Internet”一词,国内叫法尚未统一,而青岛的这个处室是有据可考的、国内第一个将工业和互联网放在一起的机构。青岛由此在国内城市中率先走上了探索工业互联网的道路。
近三年来,随着国家对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日益重视以及企业对拥抱数字化意识的不断觉醒,青岛工业互联网发展进一步提速。围绕“软件定义的智能工厂、数据驱动的先进制造、平台支撑的产业生态”三大方向,青岛落实国家智能制造、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等工作部署,适应新技术新模式发展要求,先后出台人工智能、5G、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专项计划。
尤其是2020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工业互联网所蕴含的价值和巨大能量得到前所未有的展现,一举成为城市纷纷竞相押注的发展新赛道。青岛作为最早的探路者之一,全力以赴再加码,以当仁不让的姿态大胆提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愿景目标,誓要为中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蹚路。
在2015年率先出台的《青岛市互联网工业行动方案》的基础上,青岛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清晰目标任务和发展路径,先后出台《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规划方案》《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20-2022年)》《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以建设“核心要素齐全、融合应用引领、产业生态活跃”的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为战略目标,坚持“一张蓝图、一套打法”,统筹布局新基建、推广新模式、融合新技术、培育新产业等核心任务,举全市之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再上新台阶。
数据驱动,制造业新生
工业互联网给青岛制造业带来的变化如今已触目可及,历经多年转型升级的探索与试炼,“青岛制造”正在加速新生。
位于胶州的青岛三星精锻齿轮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45年历史的老企业,也是国内最早采用精锻工艺生产齿轮的专业化企业。2019年起“触网”布局数字化生产后,生产制造能力的改进和提升效果明显。“数字化车间把产品机加工工艺和自动化设计进行了完美的结合,改变了原有的一人一机生产模式,有效解决了人员短缺和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等生产问题,同时在产品不良率方面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设备停机率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产品竞争力大大提升。”董事长傅志刚介绍。
随着青岛工业互联网发展持续加速并走向纵深,越来越多的企业像三星精锻一样从“触网”“用网”中受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青岛已认定智能(互联)工厂、数字车间和自动化生产线等相关项目462个,累计获批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2个、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15个、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9个,中央财政给予2.4亿元资金支持。采样分析显示,改造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8.8%,产品不良率总体下降27.5%,运营成本平均下降27%,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6%,库存率下降35.2%,工业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但工业互联网的意义和价值绝不仅是对原有生产体系的改进和提升。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工业互联网也将打破原有产业逻辑,构建起数据驱动的全新产业生态,变传统工业中的“不可能”为“可能”,用新模式新业态创造全新的价值增长点。
世界橡胶看中国,中国橡胶看青岛。中国橡胶工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橡胶工业“黄埔军校”的青岛科技大学、轮胎橡胶产业在国内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些成就了青岛在轮胎橡胶产业圈内的美誉。进入新一轮产业周期,青岛头部企业正在用引领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实践为这句话增添新的注脚。
双星率先建成全球轮胎行业首个全流程工业4.0智能化工厂 ,不仅重塑生产制造实现大幅降本增效,还实现了国内首个“胎联网”商业化应用,轮胎压力、温度等数据实时在线,为用户定制个性化服务;赛轮发布了全球首个投入使用的橡胶工业互联网平台——橡链云,被销往世界各地的每一条巨型特种轮胎依托平台以及内嵌的RFID电子芯片都能与青岛工厂相连,行驶过程中的温度、压力、速度等关键指标能实时采集,由此开创了全新的商业模式——为运输企业、专业车队及个体车辆用户提供行业内首创的保里程产品销售及服务模式,让高价特种轮胎租赁成为可能。
远程运维、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协同制造……依托工业互联网催生的新模式新业态,青岛不少企业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第二价值曲线。
国家层面给予的认可无疑是青岛取得成绩的最好例证。
2020年底,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这场总结全国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部署2021年重点任务的会议上,6个单位围绕全年抗疫物资保障、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等主题进行交流发言。青岛作为唯一一个发言的副省级城市,受邀围绕“聚焦工业互联网,探索数据驱动的转型新路径”主题进行了分享。
2021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2020年度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城市名单。在过去一年中通过积极推动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品牌质量提升、工业互联网等,实现了工业经济较好发展,共有10座城市入选该名单,青岛榜上有名。
全面铺开,赋能“数字青岛”
随着工业互联网在各个产业领域全面铺开,青岛整座城市已经成为工业互联网最大的应用场景,在工业互联网思维、工具和产业生态的带动下,青岛数字城市建设正在翻开全新的篇章。
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首要任务。迅猛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岛新兴产业加速壮大和更多传统产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2019年以来,青岛创新打法,全面开放场景,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邀请产业合伙人共谋工业互联网未来。截至目前,青岛已公开发布“工业赋能”场景1730个,“未来城市”场景200个。精准的需求侧场景吸引供给能力加速集聚,人工智能等产业日益蓬勃。全国首个计算机视觉算法开发者平台极视角、李开复创新工场孵化的AI独角兽创新奇智等企业总部落户青岛;华为、科大讯飞、商汤科技等头部企业加深与青岛合作。与此同时,卡奥斯、特来电、柠檬豆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潜力股加速成长,汇聚形成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40余个,数字经济活力被不断激发。
数字城市打造也离不开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变革的同时,也要驱动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当前,青岛正在全力推进各类数据的系统整合融合,加强数据互联互通,横向打破部门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流动,纵向协同部门与群众需求直接面对面,精简办事流程,实现一网通办。目前,青岛市掌上政务服务平台——“青e办”App已经整合了50多个部门、10个区(市)、7家企业的7000多项服务,归集89类350余万条电子证照数据,网上可办率92.41%,力争让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而正在加速编织的工业互联网正成为青岛加速变革思维模式、政务服务模式,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推动力。
6月9日的一场工业互联网对接活动上,青岛官宣全国首个城市级工业互联网“产业云脑”——青岛市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已开启“内测”。当前,“一网统管”“一网通办”是各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课题之一,城市云脑建设如火如荼推进。但经过对浙江、广东等多个数字经济发展前沿地区的调研并向专家咨询后,青岛发现全国尚没有一个从产业端出发,聚焦并深度挖掘产业需求的城市智慧大脑。依托全国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之首卡奥斯多年实践的深厚技术积累,青岛决定搭建一个面向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提供服务的最基础、功能最全的平台。
仅用短短半年时间,平台便搭建成型。在公共服务方面,目前平台已打通全市24个委办局30大类的946项服务,为企业提供从开办、政策申报到招聘等一系列办事流程政务服务;在工业互联网改造赋能服务方面,根据设备级、车间级、企业级等不同层级需求,整理出281项服务,已上线工业App应用1.5万个。
平台为企业提供政务服务、项目申报、产品研发、方案供给、投融资服务等“一键在线全覆盖”服务的同时,也能建立企业的精准画像,形成数字化产业地图,全面提高政府决策的前瞻性、科学性和精准性。
有理由相信,面向新一轮城市竞逐,插上工业互联网之翼的青岛,一定能实现城市新飞跃。